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教育科研>详细内容

教育科研

读《寻变 贲友林的“学为中心”数学课》有感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24 14:54:45 浏览次数:170 【字体:

课堂是孕育思想和智慧的地方。教师的生命、价值和意义,都是在课堂之中。利用教学之余,我细细地读了贲友林老师的《寻变这本书,让我成长了很多。课堂,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如何让学生 “会学”,不是教师一两句话的指导就完事的。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在数学课中,我往往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首先,我呈现数学问题,把学生带入学习任务中,学生直面问题,独立思考,在“研究学习”材料中记录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之后全班分享学习。也就是说,学生经历个人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分享学习这一全过程。而这,也正是课堂内的学习与课堂外的学习的不同之处。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于在课堂这一特定时空内有组织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并把握的是,个人独立学习与群体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课堂外的学习,较多的是个人独立的学习,而课堂内的学习,应让学生经历并体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往和互动的过程。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创设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价值并不只是知道几个公式和进行求面积的计算,而是更在于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在小组中动手操作,在组内的交流探讨中,经历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全过程。学生在有了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经验基础上,因此,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节课时,我只在具体方法上加以引导,关键是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

二、让学生学会学习,从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入手。

我们常常这样教育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从这样近似于“口头禅”的嘱咐与教育言语中,我们能够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外在的学习行为主要是“听”与 “说”。学生在课堂中要学会听,学会说。

小数乘整数,学生会算他们也有各自的表达。回顾这节课中展示与交流的过程,大多数孩子都是用竖式算但算的过程囫囵吞枣式的口述我的引导和孩子的共同补充说清楚如何把小数乘法先看做是整数乘法这一计算过程,就相对容易了。每位学生基于自己的想法与算法和全班交流不同的是算的过程的表现方式相同的是,都是先看做是整数乘整数,最后点上小数点。通过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理解了计算课不是一味的算,而是需要不仅要会做,还需要会听、会说。在学生计算技能提高的同时,更强调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摒弃形式化说理,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反思评价的过程,层层深入,理解感悟算理。

三、让学生学会学习,就要让学生自主性地练、结构性地想、生成性地学。

解答题目,是练习;选择题目,也是练习。学习了贲老师的教学方法,我在练习课中,尝试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题目,为练习课提供题源。学生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也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思考这道题目练习了什么,怎样分析,要注意什么。他们会浏览大量的数学书、练习册以及各种教辅中的相关题目。慢慢的,练习课的题源,从依靠我一个人变为依靠全体学生,所有的学生都被发动起来创造性地展开自主学习。我认为,练,不一定都是要动笔写出来,动脑想,是练习中更需要强化的。

所谓结构性地想,就是不同于以往课中所呈现的问题,都是我们按照这些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呈现出来,学生跟在我们的后面,我们出题,学生练习;我们提问,学生回答。学生的“优秀”表现就是把我们预设的想法说出来。在读完了《寻变》这本书后,我的尝试是每位学生带着自己收集的题目走进课堂,在课上某个问题呈现之后,能主动发现自己的题目与正在研讨的题目有联系,并能在当下的题目研讨结束时,适时向老师和同学推荐自己的题目。这样,既让学生在课上更主动,也让学生更深度地关注,思考题目内在的结构。

课,是需要预设的,但难以完全预设。这正是课堂的魅力所在。我们既要关注发言的学生是否把自己的想法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还要关注其他学生是否在倾听、思考。既要关注发言的学生说了什么,还要关注其他学生在听了之后是否有补充、纠正、归纳和肯定。既要关注哪些学生参与了互动交流,还要关注有多少学生参与了互动交流。好的课堂,应当有足够的不确定性,诱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

总之,让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是实实在在的课堂行为。正如贲友林老师所说:让学生学会学习,不是课堂尤其是公开课的点缀,而应该在一节课又一节课的努力中,以“水滴”方式最终实现“石穿”。

以上是我此次关于“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读书心得交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